常綠半灌木,高50-120厘米;莖與枝均有膨大的珊瑚節。葉革質,種苗橢圓形、客戶卵形至卵狀披針形,同需長6-17厘米,福建寬2-6厘米,明草滿足頂端漸尖,珊瑚基部尖或楔形,種苗邊緣具粗銳鋸齒,客戶齒尖有一腺體,同需兩面均無毛;葉柄長0.5-1.5厘米,福建基部合生成鞘狀;托葉鉆形。明草滿足
野生草珊瑚常生長于海拔400-1500米的珊瑚山坡、溝谷常綠闊葉林下陰濕處。適宜溫暖濕潤氣候,喜陰涼環境,忌強光直射和高溫干燥。喜腐殖質層深厚、疏松肥沃、微酸性的砂壤土,忌貧瘠、板結、易積水的黏重土壤。
田間管理
(1)查苗補苗:移栽后要及時查苗,如發現死苗缺株,要帶土補栽,確保全苗。 [2]
(2)中耕除草:苗期要及時清除田間雜草,并適當進行中耕松土。一般每年中耕3-4次,保持土壤疏松,田間無雜草。 [2]
(3)灌溉排水:定植后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,如遇干旱,要及時灌溉澆水。多雨季節,如田間積水,要及時排除,以免引起爛根。
莖橫切面:表皮細胞1列,外被角質層。皮層外側有2-3列厚角細胞,內側為7-10列薄壁細胞,有少數油細胞和含鞣質細胞散在;石細胞單個或成群,多邊形至類圓形,紋孔明顯。韌皮部外側纖維束呈新月形,壁厚,木化,每束纖維兩側常有1-4個切向延長的大形厚壁細胞;韌皮部狹窄;形成層不明顯;木質部多為管胞,徑向排列。初生射線寬4-5列細胞,次生射線寬1-2列細胞。髓大,有少數鞣質細胞散在,有時可見大形石細胞單個或成群存在;老莖髓部中心常中空。